Sony Xperia品牌故事,再次证明自己屹立不摇~

 
"曾经Sony手机的市占率不到1%,在与Ericsson合作成立Sony Ericsson后,即使当时有Nokia、Motorola两大品牌夹杀,还是成功建立了品牌形象。如今手机改朝换代,智慧型手机的品牌多不胜数,Sony Xperia又是如何成功站稳?本篇文章将分享Sony Xperia的品牌故事,喜欢Sony的朋友可不要错过~"
  如果在十五年前告诉你,现在的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爱立信(Ericsson)在十年内会被苹果、三星、宏达电以及一狗票的中国廉价手机夹杀,打到一家被并购、一家开了又倒倒了又开... 你信吗? 我相信只要你曾经历过上述三大手机商的黄金年代,我想在当时你肯定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自iPhone 重新定义了手机应有的模样之后,一切跟不上年代、企图自己搞小圈圈的家伙通通都从市场上消失了,但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中,依然有有厂商凭着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自家集团的大量资源支持,推出一支又一支叫好却不见得叫座的手机且在市场上暂时「屹立不摇」。 这家公司,叫做 Sony。 上图:Sony 虽然电视很有名,但他并不是只有做家电好吗 ... 很多人用「家电厂」这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来作为 Sony 的昵称;很多人则每年抓着 Sony 财报来信誓旦旦的发表 Sony 明年就会倒闭的声明。但就是这么一家背负着各种恶意中伤、贬义称号的公司,从二战结束以来不断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科技业的发展。 Sony Mobile 今年的品牌精神「Everyday Extraordinary」对我这个熟悉 Sony 历史的人来说,其实可说是「返朴归真」的重要决定。怎么说呢? 很多人都说(包括我自己)苹果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实际上在亚洲也同样有一个不断打造全新生活型态、创造全新生活体验的公司,也就是今天要说的「Sony」。举个最好的例子:Walkman。这个跟Xerox 一样以品牌作为产品代名词(Xerox = 影印机,字典里有喔!)的名称对年轻人来说恐怕不是那么熟悉,但对于二十五岁以上的3C 爱好者来说,就好像大同之于电锅一样,是最直观的「随身听」代名词。如果说 iPod 是带来音乐产业革命的最后稻草,那么 Sony Walkman 系列随身听就是音乐产业革命的急先锋了!酸民们一定觉得 Walkman 随身听也不过就是一台 ... 播音乐的机器,有什么了不起的?值得你陈寗这样大书特书?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就再来看一下这张照片吧! 我想只要你不住在金盾里,那么对于这个画面想必是熟到不能再熟了吧?在发生六四运动天安门事件的1989 年、一个电脑萤幕还普遍是黑白的年代,Sony 推出了真正可以实际应用的数位摄影机技术,成功的让记者从层层消息封锁中把这张震撼人心的画面透过卫星传递全世界,甚至当时还特意招开记者会请求全球媒体暂缓发布Sony 数位摄影的消息以保护身处中国的记者!数位相机(包括照相手机,那也是数位相机一种啊)一路发展到今天,对我们的生活冲击有多大,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吧? 上图:Sony 的感光元件非常有名,甚至连知名光学大厂都用来做成单眼相机 很多人都会说「XX 公司简直外星科技」,但在我心目中,真正配得上外星科技的少数几家公司中,Sony 绝对能排在前三名以内。别急着呛我业配文,先看看你手中的手机、相机有多少来自 Sony 的科技吧!上至 iPhone 下至小米、上至 Leica 下至 Nikon,由 Sony 掌握核心技术的元件无所不在,这样的科技实力、如此的研发技术,你还真的觉得 Sony 就是一家快倒快完蛋的家电厂?那我也挺佩服你的逻辑啊!
影片:男神金城武并不只有「速度越快心则慢」,爱立信的末代神机 T28 也是他广告的哪 好吧,我们现在知道 Sony 的科技实力真的好棒棒了,但怎么过去好像不怎么看过 Sony 的手机啊?其实不是你没看过单独打上 「Sony」品牌的手机,而是因为年代有点太久远啦! 其实Sony 在2001 年合资成立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品牌以前自己就曾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当时非常难得一见的真实录音手机铃声),爱立信Ericsson 这家比Sony 还老(百年老店呢)则在差不多的时间推出超夯的声控手机T18(金城武代言!),可说是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功能的神奇手机。而后这两家掌握强悍科技力的公司决定一起在手机市场大干一场,于是在2001 年正式合资成立Sony Ericsson 这个曾挤身世界前五大手机厂的传奇品牌,而Sony 的手机世界大冒险也就此展开。 上图:在家里最争气的大哥之一 PlayStation 支援下,Sony Xperia 打电动的功能大概是众多智慧型手机中最强悍的一位 前面已经先说过,这个月开始 Sony 举办了一个「我可以超越平凡」的活动,而其主旨就是「我可以 I Can」。为什么要推这么一个活动呢?其实如果你够关注Sony 手机的历史(包括Sony Ericsson),就会发现Sony 曾经推出过非常非常多与自家品牌结合的手机产品:因为Sony 早在推出手机以前,就已经拥有一大票的3C 商标与技术可用。 数位相机的 Cyber​​-Shot、随身听的 Walkman 等等,都是 Sony 集团中的悍将,因此对于如何让自家手机与对手有更明确的形象切割,对于 Sony Ercisson 来说可谓易如反掌。因此我们看到拥有强悍摄影功能的 Cyber​​-Shot 系列手机、买就送你 512MB MS 卡(那时候 512MB 超贵)的 Walkman 手机、甚至专为游戏设计的「PSP Phone」Xperia Play 等等。 上图:新的 Sony Xperia 虽然没有 Walkman 称号,但其实也支援最新的 Hi-Res 技术 在品牌结合的同时,Sony 也不忘把自家技术塞进手机之中,像是用于强化画质的Mobile Bravia Engine(来自Sony 液晶电视)、来自Cyber​​-Shot 数位相机的Exmor R 感光元件与相应技术、高音质音乐播放的Hi-res 技术(源自Walkman)等等,让Sony 手机的科技实力不逊于、甚至超越那些使用Sony 产手机元件的手机厂商,让一些竞争对手以采用Sony 元件而自豪(看看小米),在厮杀惨烈的智慧型手机战场中是绝无仅有的神奇景象。 因此 Sony 手机与其他厂牌手机有非常大的不同,无论是苹果或其他厂牌,对于旗下其他产品线技术的整合从来没有一家能运用得像 Sony 手机这样的纯熟。如果Sony 手机是个人的话,那么他就会说:我可以拍照,因为我有Cyber​​-Shot;我可以听音乐,因为我有Walkman;我可以玩游戏,因为我有PlayStation;我可以看电影,因为我有Bravia ... Sony 在各个3C 领域上都拥有出类拔萃老大哥,而当这些老大哥的资源应用到手机这位备受宠爱的小弟身上时,造就的就是一支处处拥有优秀技术背书的「智慧型手机」。 上图:Sony Xperia 取消 Ericsson 标志,其实也只是三年前的事情而已 虽说在2008 年后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各大「新」手机厂的剧烈竞争,让Sony Ericsson 在智慧型手机市场一败涂地,但难以望其项背的强悍科技实力却让对手无法在市场上彻底打垮这家以3C 起家的老前辈。在 2011 年,Sony 从 Ericsson 手中收购剩下的所有股权,正式将 Sony Ericsson 手机业务纳入自己的旗下,并在 2012 年正式宣布放弃 Sony Ericsson 名称,改以 Sony Xperia 作为往后的 Sony 手机品牌。 无奈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奇妙的市场机制运作下,Sony Xperia 在市场上节节败退,从2013 年的第六名滑落到2015 年的第十名,虽说比起那些老牌手机厂来说还算成绩不差,但跟Sony 在随身听市场、小相机市场的叱咤风云相比,Sony Xperia 简直就是个豪门么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出了门却总被哥哥们的光环给掩盖。 上图:推出廉价的手机来跟大家乱斗? Sony:我又不是在宜兰卖星星葱 因此来到 Sony Xperia,那种放低身段跟风的玩法当然不能再重蹈覆辙。跟 LG 一样杀价?再说再联络;跟中国品牌一起出廉价手机?你们还是买我相机模组就好;跟三星一样来个机海大战?甘我屁事;跟苹果来个游戏大联盟?抱歉我有 PlayStation。 Sony Xperia 在完成Ericsson 告别式之后,就把自家那些为了迎战机海品牌而生的便宜玩意通通砍光光,改采取菁英策略、因应客户需求维持不到十支的少量手机选项,如果扣掉那些上一代的库存机种,手机选择更是少到不行。现在的Sony Xperia,就像那终于掌握家产,然后凭着大官哥哥们的势力闯荡江湖的世家么儿:目空一切且根本不甩任何人,反正论实力、论技术Sony Xperia 都不需要畏惧于任何手机大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又何需低头? 前面说过,今年 Sony Mobile 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牌精神「Everyday Extraordinary」,希望希望消费者每天透过Sony的商品,创造不凡的生活体验。这个看起来超鲁洨的品牌精神对于熟悉 Sony 的人们来说其实一点都不稀奇,对于大部份的使用者来说,Sony 长久以来就是帮助他们创造不凡生活体验、甚至不凡工作成就的厂商!想想前面说过的天安门数位相机、带给人们欢乐并造就音乐产业革命的 Walkman,这家厂商的产品与技术不仅深入于我们的生活,甚至因此帮助人们达成了无数的非凡成就。 Sony 七十年来,秉持着「我可以成为第一」的精神,一直挑战着各种大家不敢想的新技术,从六十年前不被看好的电晶体、Beta 录影带、到最近一次的蓝光vs. HD DVD 大战,每一场战役虽然有胜有败,但无惧的精神却也令人敬佩,如果没有这样的坚持,我们在3C / 多媒体的应用上也就没有如此大量的突破,甚至更进一步说,如果没有Sony 在储存媒介、娱乐应用的创新,苹果也就不会有iPod 所带来的起死回生、更不会有今天成为价值最高企业的荣耀。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